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中华阿蝇态茧蜂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节肢动物门 » 昆虫纲 » 有翅亚纲 » 膜翅目 » 细腰亚目 » 锥尾部 » 茧蜂科 »

名字:中华阿蝇态茧蜂
学名:Amyosoma chinense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雌,体长5.0–6.9mm,前翅长5.3–6.1mm,产卵鞘长1.6–2.7mm。 头:触角36–38节;端鞭节末端尖细,长为最大宽的2.0–2.3倍;第1鞭节长为宽的1.6–1.8倍,分别为第2、3鞭节长的1.0–1.1和1.2–1.3倍,第3鞭节长为宽的1.2–1.5倍;唇基高度:内幕骨间距:幕骨复眼间距=2:9:3;颜面具细微颗粒,中央毛稍稀,侧面近复眼处密;复眼表面光滑,无毛,内缘不凹陷;复眼高度:颜面宽度:头宽=11:13:25;额侧面具浓密的短绒毛,触角窝后方额不深凹陷,具浅中纵沟;头顶被密毛;上颊光亮,两侧近平行;背面观复眼高为上颊长的1.2–1.4倍;后单眼间距:后单眼横向直径:后单复眼间距=2:1:3。 胸:光亮,具光泽,胸长为高的1.3–1.6倍;中胸盾片中叶前端微弱隆起;盾纵沟凹陷浅,但完整,沿其整个长度具短毛;小盾片前沟窄,深,光滑,缺平行短刻条;小盾片端侧具毛;后胸背板中央区域隆起;并胸腹节中央毛稀,两侧相对密长,有时中央区域略凹陷,且中部两侧具微弱脊。 翅:前翅:SR1:3-SR:r=27:17:6;2-SR:3-SR:r-m=11:17:9;1-SR+M脉多少直;cu-a脉对叉或微弱后叉。后翅:SC+R1:2-SC+R:1r-m=10:2:5。 足:前足腿节:胫节:跗节长之比=15:17:21;后足腿节:胫节:基跗节长之比=24:29:10,三者长分别为其最大宽的3.2,6.0和4.4倍,胫节端距为基跗节长的0.3和0.4倍。 腹:腹背板光滑;第1腹背板长为端宽的2.1–2.6倍;第2腹背板光亮,无毛,两侧未骨化区域三角形;第3–7腹背板光亮,仅后缘具稀疏短毛;产卵鞘长为前翅的0.3–0.4倍。 体色:头和胸主要红黄色,触角(有时除柄节基半部)、复眼和上颚端部黑褐色,有时头顶(包括单眼三角区)具黑褐斑,后胸侧板和并胸腹节红黄色至黑褐色;前足(跗爪黑褐色,有时腿节部分黑褐色)红黄色,中后足黑褐色,有时中足胫节基部和跗节1–4节稍染红黄色;腹部背板黑褐色,第3–7腹背板后侧缘淡黄色;翅膜烟灰色,翅痣和翅脉褐色。 雄虫:体长4.0–5.0mm,前翅长4.1–4.6mm。其余特征与雌虫相似。 生物学:本种为中国水稻和芦苇田常见重要茧蜂。依据标签记录寄主为粟灰螟幼虫Chiloinfuscatellus(Snellen);另据资料(祝汝佐等,1978;陈常铭等,1980;盛金坤等,1981;何俊华,1991)记载寄主为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、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、大螟Sesamiainferens、二点螟Chiloinfuscatellus、甘蔗小卷蛾Argyroploceschistaceana(黄螟)和高粱条螟Procerasvenosatus。据记载(何俊华,1991)该种成虫多在日中羽化,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泼。寻找到寄主后,即以产卵管刺入茎内,产卵于寄主幼虫体表,除头部外位置不定,卵群集一处,一寄主上可多至24粒,在体外寄生,一般每只幼虫上发育5–6头蜂。蜂幼虫成长后即在寄主尸体附近结茧化蛹。茧:圆筒形,长6–8mm,直径2–3mm,两端平截,常5–6个结成紧密的一条;淡灰黄色或淡黄褐色。 注:最早是Szépligeti(1902)根据采用中国标本发表的新种,学名为BraconchinensisSzépligeti(标本存放于匈牙利布达佩斯)。Viereck(1913)根据台湾标本,在美国发表一个种,命名为AmyosomachilonisViereck(标本存放于美国华盛顿),这个名称后被证明是前一名称的异名。在1991年前,中国大部分天敌论著对本种均命名为BraconchinensisSzépligeti,《中国水稻害虫天敌名录》(何俊华等,1991)则取其学名为Amyosomachinensis(Szépligeti)。Quicke&Wharton(1989)指出:Mason(1978)曾将AmyosomachilonisViereck转移到Myosoma属,但没有将其先定的BraconchinensisSzépligeti转移到Myosoma属,游兰韶等(1994)曾使用此学名。vanAchterberg(1996)认为,两属在腹部第1背板、后足腿节和胫节侧扁程度及刚毛的有无和颜色等特征均有不同,故此再次重新组合使用Amyosomachinense(Szépligeti)学名,作者同意vanAchterberg意见。
图片: